摘要:[目的/意义]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是图书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图书馆学学科发展史的重要见 证。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建设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对于学科发展与建构本土特色的 知识体系具有参考价值。[方法/过程]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学相关理论,从文献形成方式与知识构成的角度,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进行整体性考察。[结果/结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可分为翻译式、编述式、著作式三大类。三类教材出现的时间大致遵循翻译、编述、著作的先后顺序,新旧知识的关系从平行走向相交,图书馆学知识生产的自主性和本土化程度不断提升,讲求实用的总体特征显示出西方尤其是美国图书馆学知识在民国图书馆学知识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学习借鉴的路径依赖、应从中国典籍文化与图书馆实践两个层面推动本土新知进教材、重新审视中西知识融合的适切性等建议。
[V1] | 2022-11-27 10:35:11 | ChinaXiv:202211.00374V1 | 下载全文 |
1. 网络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组合路径探究:基于多情境的比较分析 2023-01-30 |
2. 科技人才评价进展:基于2010-2021年文献及政策文本分析 2023-01-17 |
3. 基于汽车研发中心实践的知识管理实施路径研究 2023-01-13 |
4. 小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很大吗———基于近五年大样本的实证研究 2023-01-13 |
5. 数据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医疗健康大数据资产化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Fuzzy-DEMATEL-ISM方法的实证分析 2023-01-12 |
6. 基于上市公司年报分析的图书馆与数据库商博弈思路研究 2023-01-12 |
7. 德国政党智库:血统、谬误、争议、前景 2023-01-11 |
8. 我国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与使用研究 2023-01-09 |
9. 德国政党智库:以政治教育为核心使命 2023-01-08 |
10. 数字资源价格浮动归因与图书馆应对策略 2023-01-06 |